如何规划自己每天的交易?
来源: 中国企业家杂志 (ID: iceo-com-cn )
2019年2月,北美咖啡品牌Tim Hortons首次进入中国市场,在上海人民广场开设其首家门店。Tim Hortons创立于1964年,由传奇冰球运动员Tim Horton创办,这家咖啡品牌的成立时间甚至早于1971年成立的星巴克,但其入华时间比星巴克足足晚了20年。截至目前,其在上海共开设门店近200家,全国门店近450家。
近日,Tims咖啡中国CEO卢永臣在接受《中国企业家》专访时透露,2018年宣布进入中国市场时,他们定下了10年开1500家门店的目标。但经过两年发展,他们将目标调整为2026年做到2750家门店。这是因为,“基于我们对中国市场的判断,未来可以更加快速地去铺店。”卢永臣说。
面对如此内卷的市场,卢永臣表示,早在创业之初,他就判断咖啡产业是个规模经济,只有规模达到一定优势,才能有品牌影响力,才能将采购、物流、房租等各项成本的优势体现出来。“做出规模经济,必须要有足够的资本。”
不同于其他创业者,会遮掩对资本的渴求。卢永臣很坦率地表示,这个项目从一开始就是和资本一起商量出来的。多年汉堡王的外企工作经验,让他深知,很多国际品牌折戟中国的原因在于,他们通常在中国浅尝即止,不肯投入,这势必会影响品牌发展。所以从一开始,他就想好要资本化运作Tims咖啡,“一定要开上千家店,这个品牌才能真正树立起来,但这需要强大资本支持”。
为达成这一目的,他与Tim Hortons总部,以及资本方之间不断协商和筹划,最终于2018年5月,Tim Hortons母公司餐饮品牌国际有限公司(Restaurant Brands International Inc.,以下简称RBI)与笛卡尔资本集团合资成立Tim Hortons中国,这是一个独立的,且根植于中国市场的全新团队。到了2020年5月,Tims中国获得腾讯过亿人民币投资;2021年2月,获得新一轮融资,由红杉中国基金领投,腾讯增持,钟鼎资本跟投;2022年3月,再次获得1.945亿美元的额外融资。
一同被快速推进的还有上市进程。Tims采取的是SPAC(Special Purpose Acquisition Company,即特殊目的收购公司)的方式,即通过和已经上市的SPAC并购,迅速实现上市融资目的。2021年8月,Tims中国宣布与SPAC公司Silver Crest Acquisition Corp合并,以此“借壳”在纳斯达克上市。日前,收购公司Silver Crest发布消息称,Silver Crest将在8月18日召开股东大会,获得批准后,Silver Crest和Tims中国将合并上市,合并后的实体将于8月19日或之后以新的股票代码“THCH”和“THCHW”在纳斯达克股票市场开始交易。
诚如卢永臣所言,Tims中国是一个全新的尝试。一个外资品牌,获得中国资本支持,采用较新颖的SPAC方式上市,“我们称之为中国咖啡的新流派打法”。
咖啡生意:资本+规模经济
在全球咖啡市场逐渐趋于饱和的情况下,卢永臣看到了中国市场的机会。“2018年其实市面上咖啡品牌还没有那么多,我们认定这个市场前景会很好。”另一方面,当时中国现制咖啡定价普遍很高,基本在30元以上。卢永臣认为,咖啡如果想成为消费者日常饮品,需要走性价比高的亲民路线。而这一点,是Tim Hortons品牌所擅长的。
本土化难题
据悉,Tims创始团队有一半的人来自于汉堡王,“这批人几乎都经历了汉堡王从几十家店成长为上千家店的发展过程”。其余的人既有来自于星巴克、麦当劳等国际餐饮品牌,也有来自于滴滴、美团、盒马等互联网企业。这样的组织,让他们创业初期没有太多磨合,就能快速进入新的领域,开始新的业务探索。
比如品牌Logo以及品牌名称的改变。这对一个国际品牌来说,不是一件会轻易妥协的事情。“没有品牌会愿意改变Logo,都会强调全球的一致性,这是很正常的诉求。”但卢永臣坚信,一家外资品牌进入中国,一定要有本土化的理念。在他看来,Tim Hortons的原名,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比较拗口,不容易被记住。所以,初创团队将Tim Hortons缩写成Tims,同时推广使用更具辨识度的红枫叶Logo。
成本不断攀升的挑战
尤其在今年上半年,上海封城近两个月,对Tims的影响非常大,导致其在上海的近200家门店被迫停业,而上海是Tims全国门店数量最多的城市。
除此之外,卢永臣观察发现,近几年,中国的各项成本都在不断攀升,无论是人力、房租,还是原材料等成本都在上涨。“很多品牌可能都活得比较痛苦,但这就是现实,现在就看哪个品牌、哪个团队能够更好地去应对这种宏观环境,它才能胜出。”
从业绩来看,Tims仍处于亏损之中,尚不能自我造血,其要想快速扩张,似乎也并非易事。现如今的市场环境,跟2018年已截然不同,中国市场上早已出现太多咖啡品牌。在竞争如此激烈又内卷的国内市场,Tims面临的是来自星巴克、瑞幸等强劲的对手,以及不断涌现的诸如Manner、M Stand等咖啡新势力。卢永臣不否认当前存在的挑战,但他深信,从长期来看,Tims品牌差异化明显,“短期可能会有压力,但品牌都是做长期的”。
如何规划自己每天的交易?
「碳案」是 36 碳围绕“双碳与ESG”推出的案例解读栏目。我们希望解决“碳中和”领域的信息不对称。 通过对企业节能减碳、绿色环保、社会责任等代表项目的一线走访,记录“优等生”的减碳成果,回答“谁在做、怎么做”的问题。
「碳案」第三期,36碳前往山东东营,探访了由华为与光伏企业“通威新能源”合作建设的“渔光一体”项目——上有光伏板、下养鱼虾蟹,这种一鸡两吃的用地模式,被称为“渔光一体”。
粗略统计下,通威东营生态园一年的发电量,能满足一个万人规模小镇的用电需求。“如何规划自己每天的交易? 渔光一体”的经济效益究竟如何;华为在用怎样的姿态切入光伏领域?请跟随36碳一探究竟。 如何规划自己每天的交易?
上有光伏板、下养鱼虾蟹,这种一鸡两吃的用地模式,被称为“渔光一体”, 而缔造出这幅景象的,是国内的科技巨头华为与光伏厂商“通威新能源”。
“渔光一体”的经济账
36碳此次参观的“通威东营渔光一体生态园”,共有 41 万块光伏板。自 2021 年 1 月至今,累积发电近 3 亿度,收益能达到 1.1 亿元。
粗略统计下,一个光伏板平均每天的发电量是 3 度左右(注:光伏板会有损坏概率,且光伏发电受天气影响),10 块光伏板能维持一个三口之家一天的用电量,整个生态园能满足一个万人规模小镇的用电需求。
另外,随着养殖水塘逐步投入使用,2021 年 5 月以来,生态园已产出南美白对虾300 多吨,实现收入 1500 余万元。
“我们算过一个经济账,大家都觉得渔光一体中最大的经济效益来自光伏,但根据我们的测算结果,发现实现渔业升级后,渔业养殖的收益会大于光伏电站发电的收益。”通威新能源有限公司综合部部长唐霖对 36 碳等媒体说到。
也就是说,以总投资 8 亿,发电效益年均 1 亿的东营渔光一体生态园为例。理想状态下,当渔业收入比肩发电收入,园区最快四年后就能回本。
1.1 如何规划自己每天的交易? 亿元的发电效益+1500 万元的渔业收入,都还只是看得见的收益,“渔光一体”的后期回报远不止这些。
“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落地后,几乎各行各业(尤其是电力、水泥等高排放行业)都要寻找节能减碳的对策,而光伏发电就是典型的清洁能源,其被称为“绿电”,在得到相关机构认可后,还可以获得“绿证”,都能在地方碳市场/绿证交易平台进行交易。
在渔光一体之外,通威东营生态园已经是当地的3A级景区,其长远规划,是集展示中心、休闲娱乐、科普教育为一体的“渔光小镇”。在园区建造方通威、华为的口中,这里是典型的“第一产业(渔业)、第二产业(光伏、制造)、第三产业(旅游)”的融合样本。
随着 2021/2022 年中央一号文件接连强调“乡村振兴”目标,这样的产业融合也颇合当地政府的胃口。
华为抢占光伏身位
也就是说,2022 年时间过半,但光伏新增并网的任务量没有过半,这意味着会有更多光伏电站遍地开花。
光伏是个产业链长、且巨头林立的市场,搞定了一个大客户,意味着拿下一个大场景,华为与通威在“渔光一体”的合作就是个鲜活的例子。
通威集团是全球主要的水产饲料生产企业及重要的畜禽饲料生产企业,2022 年,通威股份市值最高突破3000亿元;在新能源业务中,通威也布局了多家子公司,拥有从上游高纯晶硅生产(永祥多晶硅)、中游高效太阳能电池片生产(通威太阳能)、 到终端光伏电站建设与运营(通威新能源)等多家光伏企业。
2015 年 7 月,江苏如东,随着第一根管桩打入池塘,通威在全国首创的渔光一体项目正式落地。至今,通威新能源已在江苏、江西、安徽、广西、广东、山东、湖北等全国 20多个省市开发建设了超过60个“渔光一体”光伏发电基地,并网规模超过3GW。
一个几百兆瓦的光伏电站看上去很庞大,但它由几十万个光伏单元组成,每个单元建造门槛的确很低,“能建车棚的施工队就能建成”,所以最核心的问题是:如何把数万、数十万复制的微小单元的成本、质量控制到极限,并保证成本和质量的一致性。
这种 SOP 的标准化,带来了效率与成本的极大提升。吴小平对 36碳表示:“像投资在 20 亿以上、500兆瓦的光伏电站项目,整个(实施)清单只有两页纸,这就是标准化后的(效果)。”
各取所需是华为与通威的合作基础,当然,华为也在光伏行业延续了其强大的 To B 服务能力。
点赞 36碳 关注
綠學院觀點》碳權賭城指南:莊家篇
當國家有自己的減碳或碳中和目標,總量管制排放交易就成為政府很重要的碳管理政策工具,把允許的排放總量規劃成「排放許可」,當做一種籌碼。圖為印尼的棕櫚林內的棕櫚油廠。(REUTERS)
碳權賭城指南教你認識三種賭場莊家:各國政府、聯合國、國際獨立機構
.開碳權賭場的莊家一:各國政府
.開碳權賭場的莊家二:聯合國
我們在《全國最精準視角的COP26深度解讀》談過,早在《京都議定書》授權之下,聯合國創建及運行的清潔發展機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 CDM)就已經替散布在世界各地供給者及需求者建立碳交易市場,所以我們很早就有全球碳交易市場。不過,因為《京都議定書》已經在2020年正式結束,改由《巴黎協定》接手做為全球氣候管理的依據。因此,在《京都議定書》授權下的CDM將不再有效,需要創立一個以《巴黎協定》為基礎的新市場機制來取代CDM。
.開碳權賭場的莊家三:國際獨立機構
碳驗證標準(Verified Carbon Standard, VCS)
美國氣候行動儲備方案(Climate Action Reserve, CAR)
如何规划自己每天的交易?黃金標準(Gold Standard, GS)
美國碳註冊登記簿(American Carbon Registry, ACR)
作者楊雅雲,受到紀錄片《不願面對的真相》啟發,2009年大跨度轉行到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領導莫拉克風災校園重建—那瑪夏民權國小重建工作。稀有的大跨度整合型專家,專業領域包括新能源、智慧電網、電動車、儲能、節能、循環經濟、綠建築,擅長把最專業的綠色科技行話,翻譯成最淺的白話文說出來。2014年創辦綠學院,同時為Green Impact Lab綠色創業加速器的共同創辦人,著有《綠領建築師教你設計好房子》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