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2022年最佳外汇机器人

初学者的期权交易策略

白話而言失業率就是失去工作但是有意願工作的人佔整體有工作意願的人的比率!

初学者的期权交易策略

在天然气危机的重创下,德国能源巨头 Uniper 公布了125亿美元的净亏损。

周三,德国最大的俄罗斯天然气进口商、公用事业公司 Uniper 公布了上半年净亏损达123亿欧元(125亿美元),主要由于俄罗斯的天然气供应减少,迫使其以更高的价格从其他地方购买替代天然气。该公司上月获得了150亿欧元的政府救助。

该公司首席执行官 Klaus-Dieter Maubach 表示:

Uniper 表示,超过一半的净亏损是由于来自俄罗斯的天然气供应大幅减少,通过北溪1号管道的天然气供应减少到只有原来的五分之一。这一损失还包括27亿欧元的减值,与被取消的北溪2号管道有关,该管道是由 Uniper 提供资金支持的。

据媒体报道,Third Bridge 分析师 Allegra Dawes 表示:“Uniper 目前最紧迫的任务是寻找替代天然气供应。预计到2023年上半年,该公司都将在德国威廉港港口交付液化天然气(LNG)。”

作为政府救助计划的一部分,德国将持有 Uniper 30%的股份,并通过国有银行——德国复兴信贷银行 KfW 承诺提供90亿欧元的信贷额度,其中50亿欧元已经被提取。

Uniper 还表示,无法给出2022年的前景展望,只表示预计会出现亏损。其首席财务官 Tiina Tuomela 表示,预计明年的利润率将有所改善,目标是在2024年初脱离“亏损区”。

2020年10月,亿纬锂能公告,其参与了德国宝马集团(BMW Group)电池系统项目,收到了德国宝马集团发出的供应商定点信,定点项目名称为“BK 48V”。

日本學者估算疫情增約8000人自殺 年輕女性最多

晶呈科技(4768):受惠半導體關鍵氣體需求持續強勁,下半年營收優於上半年,早盤股價衝上漲停價155元。 美時(1795):旗下與日本富士製藥共同開發的高價值學名藥成功完成生物等效性研究,並已向日本厚生勞動省提交藥證申請,股價創波段新高184元。 益得(6461):受惠旗下氣喘用藥SYN010目標今年底前取得台灣藥證,SYN011明年上半年申請美國藥證,盤中股價衝上漲停37.4元。 元太(8069):受惠電子紙應用強勁,公司將於興建中的新竹廠辦大樓,新設第5條及第6條電子紙薄膜產線,盤中股價觸及漲停價238元。 寶齡富錦(1760):受惠腎臟新藥拿百磷的授權夥伴Akebia上修全年銷售額,韓國、中國市場預計明年加入銷售開始貢獻,盤中股價創波段新高149元。(莊家源)

大陸報復台灣不敢下重手?美媒揭1關鍵領域是死穴

36坪房裝潢費650萬 楊繡惠:被自己人坑寧買新房

全球晶片業榮景瞬間破滅 英媒驚曝慘況:前所未見

受疫情影響,全球晶片供應短缺已持續近兩年,但近來半導體產業雜音不斷,英國金融時報 (Financial Times)撰文警告,半導體行業因需求下降和庫存過剩,近期突然面臨低迷情況,這種產業迅速轉變的狀況前所未見。更點出儘管美國政府已通過晶片法案,但美國晶片製造商包括英特爾和美光仍將削減數十億美元的資本支出,而這是一大警訊。

澎恰恰1.6億債才剛結清 還有30親友1500萬債務要這樣還

劉揚偉:鴻海今年業績可突破6兆元 看好電動車

(中央社記者鍾榮峰台北2022年8月18日電)鴻海(2317)董事長劉揚偉今天 預期,集團今年整體業績可突破新台幣6兆元大關,再創歷史新高;他認為,未來接續手機的新興產業,將是電動車。劉揚偉上午受邀出席台灣思愛普SAP NOW Taiwan大會,分享企業轉型升級及供應鏈永續藍圖的關鍵。劉揚偉表示,在永續經營上,鴻海去年已做到年營業額近新台幣6兆元,往後要成為百年企業,要掌握永續經營的方程式,就是每股純益(EPS)+企業社會責任(ESG),讓本業升級、開創新商機外,並推動共榮共存。劉揚偉細數鴻海集團過去發展歷程,他指出,鴻海進入系統組裝、開始代工垂直整合的科技發展階段,集團商業模式不斷演進,創造穩定的EPS。他預期,鴻海今年整體業績可突破新台幣6兆元的規模,再創歷史新高;目前手機內60%比重的零組件,鴻海已可製造。展望下一個50年、邁向百年企業,劉揚偉表示,大部分企業壽命約10多年,若要延續百年、位居全球前500強,並不是那麼容易,而鴻海在2020年已排名全球前500強的第20名。他認為,企業經營的挑戰包括產業消失、技術更新、缺乏永續經營等3大面向,他也不諱言指出,這3大挑戰,鴻海也正在

依据美国学术界对于中产阶级的定义,中产阶级主要由三大群体构成:一是蓝领工人,二是工薪阶层白领,三是高级白领。早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中产下沉与阶层漂移就已形成趋势。2002年,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Paul R. Krugman)甚至在《美国中产阶级的终结》(The End of Middle-Class America)一文中表示,“美国中产阶级正在消失”。无独有偶,始于2008年的次贷危机再次重创了美国中产阶级。2020年以来,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美国持续肆虐,中产阶级衰落的趋势更加显著。为探究民主党中产阶级政策提出的现实背景,本文采用白宫中产阶级家庭工作组(The White House Task Force on Middle Class)在2010年发布的指标,从家庭财产与负债、退休保障、不动产所有权等方面着手,综合评估21世纪以来美国中产阶级的发展状况。

第一,家庭财富保有量逐渐下降。财富保有量能够衡量家庭财务安全的状态,其最直接的衡量指标是家庭收入情况。较高的财富保有量使家庭有能力负担意外开支,应对经济与社会环境突变,是中产阶级定位的主要指标。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中产阶级的家庭财富保有量不断缩水。从收入情况看,美国中产家庭财富年均增长率仅为1%,远不及美国国内总收入(Gross Domestic Income,GDI)年均2.6%的增长率。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国贫富差距持续扩大,占美国人口0.1%的最富有群体的收入已达到占人口总数90%的人的188倍。自2000年以来,美国收入最低的10%的人周薪仅增长4.3%,收入最高的前10%的人周薪涨幅却达500%。截至2015年,美国中产阶级占全美的人口比例已下降至50%,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最低水平。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美国中产阶级的财富流失进一步加剧。一方面,财富加速向富裕阶层集中。从2020年3月至2021年1月,美国财富排名前20的富人的资产增加约两万亿美元,而排名在后20%人的资产减少了1800多亿美元。另一方面,由于财富集中的加速,越来越多的中产群体逐渐沦为社会底层。2020年6月至11月,美国的贫困率从9.3%上升至11.7%。

第二,普通民众通过教育、就业跻身或保持中产阶级地位的通道日渐狭窄。在教育方面,普通工薪阶层的子女进入优质大学、找到具有发展前景的工作正变得越来越难。年轻人能否跻身中产阶级越来越取决于其继承属性,如父辈的收入、居住地甚至族裔背景。美国人口调查局(United States Census Bureau,USCB)和经济学家哈吉·柴提(Raj Chetty)以及米尔顿·弗里德曼(初学者的期权交易策略 Milton Friedmann)共同主持了一项名为美国“机会地图”(The Opportunity Atlas)的研究项目。其结论是,美国最有可能产生富人的100个社区绝大部分集中在东海岸、北部以及旧金山湾区。身处贫困社区的青少年由于缺乏良好的教育资源而难以通过后天的努力改变命运。2012年,美国家庭将子女送进本州公立大学所需的费用平均达到22261美元,几乎占中产阶级家庭年收入中位数的一半。在就业方面,尽管美国的失业率在2019年下降至3.5%,为1969年以来的历史最低水平,但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美国的就业形势急转直下。仅在2020年2月至4月,美国的失业率就从3.5%跃升至14.8%。2021年,美国的就业情况进一步恶化,在1月至4月,共有约2200万美国人失去了工作,一些中产阶级家庭甚至因失业陷入破产境地。

二、美国民主党中产阶级纲领比较

基于对奥巴马、希拉里以及拜登三人主导的美国民主党中产阶级纲领的文本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民主党对中下阶层的生产性投资不断扩大。从投资规模看,民主党在医疗改革、家庭保障、妇女权利保障、住房供给、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就业保障、初高等教育(尤其是少数族裔教育与创办社区大学)以及农村振兴等传统领域,不断加大资金投入的力度,力求打造“创业型政府”,力图使“所有地区都经历一次中产复兴”。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自2016年希拉里代表民主党竞选总统以来,民主党对保障女性权利的重视程度显著提高,拜登甚至打出了“妇女能顶半边天”(women hold up half the sky)的口号。从投资领域看,民主党对中下阶层的生产性投资正在迅速从传统领域转向新领域。这些新领域主要包括防范和打击成瘾类药物滥用、扩展职业教育(包括各级职业学院与社区学院教育)、促进产业回流与再工业化、保护移民以及推进司法公正(主要是规范执法权与监狱管理)。

三、民主党中产阶级纲领的特征与政策取向

第一,民主党的中产阶级纲领同时蕴含着进步主义与新自由主义政策取向。在美国的政治语境中,进步主义通常意味着对自由市场的反思、拥抱更活跃的政府、扩大福利救济以及促成全面且积极的综合性社会治理体系。进步主义在美国诞生于18到19世纪的镀金时代(The Gilded Age),表现为联邦与州政府规模扩张、行政权力集中化、经济与社会管制增加、文官制度改革以及联邦预算体制更新。当前,美国正处于第二次镀金时代(The Second Gilded Age),进步主义的话语叙事也正在回归,其在民主党中产阶级纲领中的表现是更完善的医疗保障与就业指导,涵盖育儿、教育等多方面的家庭支持以及更大规模的公共投资项目等。但强调投机具有“生产性”以及在金融监管领域“畏缩不前”,又显示出民主党中产阶级纲领蕴含的新自由主义取向。以马丁·科宁斯(Martijn Konings)为代表的一些新自由主义理论的支持者强调,新自由主义并不将投机理解为对经济结构的一种功能失调的偏离,而将其看作是一种潜在的生产性举动,是资本积累的内在驱动力,这使得新自由主义在经济实践中往往表现出对金融化的更大兴趣,因为金融化赋予了投机盈利的可能。基于这一逻辑,任何信奉新自由主义的政党都不会允许其金融政策越过监管边界,将目标对准投机本身。正因如此,无论是奥巴马、希拉里还是曾经声称自己为历史上最“左”的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拜登,他们主张对大银行、大企业进行监管,本质上并不是因为这些机构在市场中的投机行为导致了不以价值生产为基础的金融政策,而恰恰是因为它们的垄断破坏了生产性的投机活动。

现有许多研究在探讨美国民主党的政策时,都强调其进步主义取向不断增强。进步主义与新自由主义本是两种独立的政策取向,但是在现实中两者有并存的可能。同时,学界对新自由主义的重新审视也为理解两者并存提供了支持。马丁·科宁斯等学者重新考察了新自由主义,扩展了哈耶克(Friedrich August von Hayek)的理论洞见,认为新自由主义在鼓励投机的同时总是伴随对风险的关注,以抑制未来可能增加的不确定性。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数次采取的系统性经济救助举措推动了人们对美国政府会采取同样方式处理此类事件的预期,未来的经济风险能被理性控制的观点逐渐强化。因此,科宁斯等人的观点暗含了一种假设,即作为政策取向,新自由主义与进步主义可以并存并构成平衡。换言之,奉行新自由主义的政治家们能够通过推行进步主义政策达成相应目标。

四、民主党中产阶级政策的演变逻辑与前景

奥巴马政府的中产阶级政策,一方面加强了对中下阶层的生产性投资,这使其中产阶级政策表现出一定的进步主义特征,其所推进的医改计划甚至一度成为“进步时代”的象征;另一方面,奥巴马政府将政策重心放在对大企业、大银行的救助以及大规模减税上。在奥巴马政府的推动下,截至2012年5月,其“问题资产救助计划”(Troubled Asset Relief Program)只将6%的资金用于可负担性住房修缮项目(House Affordable Modification Program),而用于救助银行的资金占比却高达53%,其中76%的资金流向资产超过100亿美元的大银行。根据2011年第二季度的统计数据,奥巴马政府的另一项危机应对计划,即声称致力于创造就业岗位的《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American Recovery and Reinvestment Act),却将41%的资金用于与减税有关的项目,仅有13%的资金用于失业补助。奥巴马政府中产阶级政策的底层逻辑延续了民主党转向新自由主义以来的基本主张,即重启积累优先于重振中产阶级。奥巴马政府试图通过吸收不良资产、拉高资产价格以及向大银行和大企业注入流动性的方式重启积累,进而以涓滴形式缓解中产阶级衰落的危机。这意味着,奥巴马政府的进步主义政策,即对中下阶层的生产性投资仅仅是补充性质的,其目的是提高社会负债意愿,为重启积累创造条件。正如经济学家迈克尔·托马斯基(Michael Tomasky)所指出的,奥巴马政府所谓的进步主义政策不过是“对经济左派说的漂亮话”。

失業率是什麼?台灣失業率介紹!如何計算?

展開

失業率是什麼?

失業率(Unemployment Rate)是失業人口相對勞動人口有多少的比率,是政府用以統計失業人口常常會使用的數據,根據國際勞工組織(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簡稱 ILO)的規定,失業者必須是年滿 15 歲的人口並同時符合以下三個條件:

    初学者的期权交易策略
  1. 沒有工作
  2. 可以馬上工作
  3. 正在尋找工作或者是正在等待工作面試的結果

如果一個人符合條件一以及條件二,但是卻因為某些因素而沒有起身尋找工作的話,則會被稱作怯志工作者(Discouraged workers),並不包含在失業者裡面。而勞動人口的定義則是就業者以及失業者的總和,就業者包含年滿 15 歲的人口並從事領取薪資工作的人。

白話而言失業率就是失去工作但是有意願工作的人佔整體有工作意願的人的比率!

失業率計算

狹義失業率

狹義失業率

廣義失業率

廣義失業率

失業率影響

失業率和貨幣政策的關聯

失業率和產出的關聯

失業率和產出的關聯起源於經濟學家亞瑟·奧肯(Arthur Melvin Okun)於 1962 年提出的奧肯法則(Okun’s Law),這邊不會做太詳細的解釋,主要是在闡述失業率以及產出之間的負向關聯,研究每增加多少的產出會使失業率下降一單位,這個道理很好理解,單產出越多時,所需要的勞動力便會增加,失業率自然而然便會下降,這便是奧肯法則主要在描述的現象。當然兩者之間並非呈現完全的負相關,有可能會因為每個國家的經濟結構、產業結構、景氣循環位階、法規而有所影響喔!

失業率和民生的關聯

台灣失業率

在看完了關於失業率的種種之後,接下來要來簡單介紹台灣以及美國的失業率,首先我們來看看台灣的失業率,台灣的失業率是由行政院主計總處於每個月 22 日於人力資源統計月報中揭露上個月的數據。主計總處於每個月包含 15 號的那一個星期進行統計,並且按性別、年齡、教育程度、行業、職業、從業身分、失業原因與地區別進行統計,調查的方式採二階段隨機抽樣法(Stratified two-stage random sampling method),第一階段先以村里做樣本單位,第二階段則以戶作為單位,每月調查約 2 萬餘戶,抽出的機率約為 0.25%,高於韓國的 0.23%、日本的 0.09%以及美國的 0.05%,可見台灣的統計相對嚴謹。

美國失業率

美國的失業率會合非農就業報告一起發布,於每個月第一個星期五由美國勞工統計局(U.S. 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 初学者的期权交易策略 簡稱BLS)發布,而美國的抽樣方法分為兩個面向,分別是家戶調查(Household Survey),也稱作目前人口調查(Current Population Survey, 簡稱CPS),以及機構調查(Establishment Survey),也稱作目前就業統計調查(Current Employment Statistics survey, 簡稱CES)或叫做薪資調查(Payroll Survey),前者是透過問卷向大約 6 萬戶的家庭進行調查,後者則是向約 13.1萬家企業以及政府機構進行調查。美國在失業率的公布上,一共會發布六項定義稍微不同的失業率,一起來看一下吧!

  • U1 失業率:統計失業 15 週或是以上的失業人口的失業率( Persons unemployed 15 weeks or longer, as a percent of the civilian labor force.)
  • U2 失業率:包含失業者以及結束臨時工作者的失業率(Job losers and persons who completed temporary jobs.)
  • U3 失業率:過去 4 週無工作但是積極尋找工作者的失業率(Total unemployed, as a percent of the civilian labor force.)
  • U4 失業率:在 U3 的基礎上再加上不再尋找工作者(怯志工作者)的失業率(Total unemployed plus discouraged workers.)
  • U5 失業率:在 U4 的基礎上加上有工作能力卻無工作,也未尋求就業者的失業率(Total unemployed, plus discouraged workers, plus all other marginally attached workers.)
  • U6 失業率:在 U5 的基礎上加上希望尋找全職工作的兼職勞工的失業率(Total unemployed, plus all marginally attached workers, plus total employed part time for economic reasons.)

美國官方的失業率是採計 U3 失業率,但是事實上這 6 種失業率都有各自代表的含意,像是 U4到 U6 的失業率涵蓋了放棄尋找工作的人,意味著勞動力的使用不足,這個數量在經濟衰退時期可能是十分可觀的,因此不能忽略。